|
(一) A、
水的分布與循環: (1)
水圈的分布: 甲、 由於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此地球是太陽系內唯一有液態水的星球,【液態水】對生命的發展極為重要。 乙、 【水】是地球上唯一可以以三態存在的物質。 丙、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因此地球可以說是【水】的星球。 丁、 戊、 己、 海水及海冰含鹽分太鹹,冰川多在兩極或高山,都不屬於日常生活的水資源。 庚、 【地下水】、【河水】與【湖水】(地表水),合計約佔水圈的0.401%,為人類可直接利用的水資源。 辛、 水被污染時,只能藉著約佔0.001%的水氣淨化,因此水資源非常珍貴。 【註】比較下列各敘述: (1)
地球上最多的水是【海洋】。 (2)
地球上最多的淡水是【冰川】。 (3)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是【地下水】。 (4)
能淨化水質的是【水氣】。 (2)
水循環的過程: 甲、 地球上的水不停流動,有去有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錯誤。 乙、 水經歷三態變化,在海洋、大氣、陸地間不斷的循環過程,稱為水循環。 丙、 水循環的步驟:【蒸發】ﺚ【凝結】ﺚ【降水】,週而復始,循環不已。 丁、 水循環的動力,主要來自【太陽】的能量,藉著吸熱、放熱過程,以氣態、液態、固態的形式進行水循環。 戊、 【水循環】與【大氣環流】將低緯度的能量運送到高緯度地區,以平衡全球的熱量分布。 己、 水氣凝結時會放熱給【大氣】,成為大氣熱能的主要來源之ㄧ,也形成了如暴雨、颱風等多變的天氣。 庚、 平均一個水分子要花【1000】年完成一次水循環,卻約只有【2】個星期滯留在河川、湖泊之中,或供人類使用,大部分的時間都停留在【海洋】。 |
( )1.
水文學家認為,提供水循環的過程動力來源最主要為以下何者? 【答案】:【D】 【解析】: ( )2.
下列的圓形圖中,若以塗色區域代表水域,未塗色區域代表陸地,則何者正確的表示出地球表面水域與陸地的面積比例? 【答案】:【A】 【解析】: ( )3.
下列關於水氣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4.
大氣中的的水氣主要來自: 【答案】:【B】 【解析】: ( )5.
水資源中的水大部分是靠下列何者來補充? 【答案】:【B】 【解析】: ( )6.
水對生物的重要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答案】:【C】 【解析】: ( )7.
【答案】:【A】 【解析】: ( )8.
如圖,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水氣凝結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哪一個階段? 【答案】:【D】 【解析】: ( )9.
有關水循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10. 【答案】:【A】 【解析】: |
B、
台灣的水資源: (1)
台灣地區的降雨量: (2)
台灣地區缺水原因: 甲、 雨季集中: (1)台灣的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有時雨量太多,導致水災,有時雨量太少,導致乾旱。 (2)
南部地區【冬季】雨量明顯減少,比北部更容易在冬末春初發生旱災。 乙、 山勢陡峭,河流短急: (1)
降雨來不及滲入土壤,形成可利用的地下水,就直接順著河川流入海洋。 (2)每年的逕流量約有78%直接流入【海洋】中,河川湖泊實際截流的水量十分有限,因此水資源不足;因此我們要珍惜水資源。 丙、 人口眾多,過度開發: (1)
台灣的人口密度極高,使得台灣的人均降雨量(【年降雨量/人口數】)僅約世界平均值的1/7。 (2)
因為過度地開發森林,超抽地下水,且發展工商業造成水汙染,使得台灣的人均水資源短缺。 |
( )1.
下列哪一項和臺灣地區缺水較無關連? 【答案】:【D】 【解析】: ( )2.
臺灣具有多樣而美麗地形景觀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3.
每當冬天時,南臺灣容易面臨缺水的窘境,所以水庫的興建與疏浚刻不容緩。為什麼臺灣四面環海卻仍然會有用水不足的情況,下列何者應該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 )4.
臺灣河川甚短且無較大的湖泊,故除了: 【答案】:【C】 【解析】: ( )5.
下列有關水資源及水循環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6.
在臺灣哪些地區常有超抽地下水的現象,導致部分地層下陷? 【答案】:【D】 【解析】: ( )7.
對於利用水源,下列何者最不可行? 【答案】:【C】 【解析】: ( )8.
屏東 佳冬地區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為何? 【答案】:【D】 【解析】: ( )9.
臺灣的年雨量極高但仍有用水不足的現象,下列何者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 )10.
雖然臺灣的年雨量比世界平均值多,但是臺灣的河川又急又短,因此為能善用水資源,對於利用水資源,下列何者最不妥當? 【答案】:【A】 【解析】: |
(二)海水 A、 海水中的鹽分: (1) 海水中鹽分約佔【35
】 (或為3.5%)。 (2) 主要成分為: 甲、
氯化鈉:化學式為【NaCl】,使得海水有【鹹味】。 乙、
氯化鎂:化學式為【MgCl2】,使得海水有【苦味】。 B、 影響海水鹽分高低的因素: (1) 淡水的注入量: 甲、
降雨量【多】的地區,大量的淡水注入,使得海水的鹽度較【低】。 乙、
【赤道】地區由於多雨,使得海水的鹽度較其他地區低。 丙、
【河口】附近的區域,由於河水(淡水)的流入,使得海水的鹽分較低。 (2) 蒸發量: 甲、
溫度【高】、濕度【低】、風速【大】的區域,容易導致海水蒸發量【大】,造成海水的鹽度【上升】。 乙、
緯度【25度】左右的區域,由於高溫,且【副熱帶】高壓籠罩,濕度低,雨量少,因此海水鹽度為全球最【高】。 (三)流水: A、 河流的形成: (1) 雨滴降落地面後,部分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部分蒸發回到空中,其餘雨水,因【重力】的關係,順著地勢往低處流動,形成【逕流】,終於匯成河川(流),最後流入海洋、湖泊。 (2) 以上的過程中,河川具有【加長】、【加深】、【加寬】等作用; (3) 流水的侵蝕、搬運能力與【流速】有關: 甲、
水流【流速】增大或【流量】增多時,侵蝕、搬運的作用將會加強;反之,搬運的物質會產生【沉積】。 乙、
河道平滑時,流水與河道間的摩擦力【小】,流速較【快】;反之,則較慢。 丙、
河水流速與坡度和流量成【正比】,與摩擦力成【反比】。 (四)湖泊: A、 地面的窪地有足夠的水源時,便會積水成湖,一般分為【鹹水湖泊】和【淡水湖泊】。 B、 鹹水湖: (1) 乾燥少雨地區,【湖泊】經常是內陸河流的終點,沒有出口,蒸發旺盛,經年累月逐漸濃縮,鹽度因而提高,在5%以上,故多屬鹹水湖。 (2) 鹹水湖湖水乾涸後,可採取【日曬法】成為鹽田。 (3) 鹹水湖以亞洲的【死海】和美國的【大鹽湖】最有名。 (4) 【死海】的鹽度高達35%,為一般海水鹽度的十倍。 (5) 內陸鹹水湖泊,以【青臟高原】最多,面積最大的則是中亞的【裡海】。 C、 淡水湖: (1) 潮溼多雨的地區,湖泊多與河流接通,湖水可以自由進出,多屬淡水湖。 (2) 世界上淡水湖泊分布最多的地區在【】和【】。 (3) 芬蘭有【千湖國】之稱,美國的明尼蘇達州有【萬湖之州】的雅號。 (4) 湖泊與河川具備蓄水、灌溉、發電、養殖、交通航運、休閒觀光等功能,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 (5) 連日大雨可能使得河川或湖泊氾濫成災,摧毀物資、阻斷交通,甚至因衛生問題引發疾病。 D、 冰川: (1) 在寒冷的高山和高緯度地區,降水以【雪】為主,因為氣溫不足以融化積雪,所以飄雪逐漸累積壓密形成【雪冰】。 (2) 雪冰受重力或擠壓的影響,順坡移動而成為【冰川】。 (3) 冰川流動的速度【很慢】,每天從數公分到數公尺之間,但侵蝕搬運能力很強。挾帶碎屑移動時,會造成光滑但有刮痕的平面。 (4) 冰川儲存的水量十分豐富,一且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水面上升數 (5) 如果氣溫較為暖和時,冰雪逐漸融化,可以補充河水或地下水,成為供給生物利用的水資源。 |
( )1.
關於海洋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答案】:【C】 【解析】: ( )2.
臺灣的日月潭是淡水湖,以色列的死海是鹹水湖,兩者的差異為何? 【答案】:【C】 【解析】: ( )3.
昭雯看完電影鐵達尼號後,受劇中男女主角的深情感動不已,也對冰山的成因感到好奇。下面是四位好朋友給她的答案,請問昭雯該相信哪一個? 【答案】:【C】 【解析】: ( )4.
美臻和爸媽到中東地區的死海去體驗身體不會下沉的自然奇蹟,結果她不小心喝了一口水,發現非常鹹,和臺灣的日月潭完全不一樣,請問死海和日月潭兩者的成因,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答案】:【B】 【解析】: ( )5.
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D】 【解析】: ( )6.
對於冰川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D】 【解析】: ( )7.
有關冰川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8.
下列關於海水性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五)地下水: A、 (1)
地下水含量約為河、湖水量之【10】倍;地下水主要是靠【雨水】補充。 (2)
【粗】孔隙、【大】縫隙、【石灰岩】的侵蝕洞均可儲存地下水。【礫岩】岩層和【砂岩】岩層的顆粒間孔隙較大,水能向下滲透,成為【透水層】; (3)
下滲的地表水,遇到緻密、不透水的岩層時,便往上累積,形成【地下水體】,其頂部稱為 (4)
【土壤】乾溼、【土質】鬆密、地面【坡度】、【植物】被覆,都會影響地下水的多寡。 (5)
雨季、土壤鬆、地面坡度緩、有植物被覆,都會使地下水面較【高】;乾旱時,則會導致地下水面【下降】。 (6)
地下水會由水壓高的地方流向水壓低的地方,流動相當【緩慢】,如彰化的地下水,每年約流動【1∼4】公尺。 (7)
礦泉水和溫泉都是來自於【地下水】。 B、 (1)
地下水被包圍在上下兩層不透水層時,即形成【受壓】地下水。 (2)
井口面【低於】最高受壓地下水面,則地下水會自動流出,形成【自流井】。 (3)
井口面【高於】最高受壓地下水面,則地下水不會自動流出,只是一般水井。 (4)
成為自流井,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 含水層(砂岩層需孔隙【大】、透水性良好)的上下方,需有不透水的岩層(頁岩層需質地【緻密】),將地下水封住。 (2) 補注水源的區域需位於高處,含水層 (3) 井口低於受壓的水面,依【連通管】原理,水便能自動流出,成為自流井。 C、 影響地下水面高度的因素: (1) 【雨量】因素: (2) 【坡度】 (3) 植物【被覆】 (4) 【土壤】緊密程度 D、 地下水的利用: (1)
水在地面下,受【重力】作用,向下滲透,但在地下水面以下的地下水,則從水壓【大】的地方流向水壓【小】的地方。 (2)
地下水在岩層中流動的速率非常【緩慢】,有些地區每年只流動 E、 地下水過度使用的危機: (1)
原因:過度超抽地下水,使地下岩層減少了水的【支撐力】,上面的岩層因【重力】向下壓,因此將岩層壓密,導致岩層縫隙減少,地層因而下陷。 (2)
結果:地層下陷、房屋【倒榻】、海水【倒灌】、地下水【鹹化】。 (3)
地層下陷: 甲、
過度抽取地下水,往往會使得地下涵水層因地表水的補充不及而造成原有含水孔隙被壓縮,而失去原有的涵水性,甚至導致地層下陷,永遠不能再恢復。 乙、
地層下陷的災害: (a)
地層下陷會導致下水道的【排水】功能降低,排水不易。 (b)
地層下陷不均勻會造成房屋或堤防龜裂,進而影響【防洪】的功能。 (c)
沿海地區會導致地下水【鹹化】,甚至引起【海水】倒灌、淹沒田園。 (d)
地層已經下陷的地區,【無法】再恢復原狀。 (e)
岩層壓密,地下孔隙變小,地下水的儲存量也【變少】。 (2) 淡水鹹化: 甲、
沿海地區超抽地下水,使地下水面嚴重下降,海水侵入地下水體,或者由於鑿井時穿透涵水層,使得海水滲入,因此導致地下水水質變鹹,完全不能飲用。 (4)
台灣地區因汙水下水道不普及,任由家庭工業廢水滲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汙染。 F、 【垃圾】掩埋場、化學【廢料場】、【核廢料】儲存場等設置,必須先做好地質調查與預防措施,避免汙染地下水。 G、 珍惜地下水,限制地下水使用,不可【超抽】地下水。 |
( )1.
對地下水的描述何者錯誤? 【答案】:【A】 【解析】: ( )2.
如圖,何處為地下水之補注區? 【答案】:【D】 【解析】: ( )3.
下列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4.
沿海地區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現象,不包括下列何者? 【答案】:【A】 【解析】: ( )5.
下列何者之水面高度不與地下水面等高? 【答案】:【D】 【解析】: ( )6.
下列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7.
【答案】:【A】 【解析】: ( )8.
下列何者會使地下水增多? 【答案】:【A】 【解析】: ( )9.
臺灣沿海地區因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現象,不包含下列何者? 【答案】:【C】 【解析】: ( )10.
有關水資源的保護,下列何者措施最適宜? 【答案】:【B】 【解析】: |
|
( )1.
表層海水鹽度高低,主要受淡水注入量及蒸發量影響,緯度25度左右的無風帶海域是海水鹽度最高的區域,依此判斷此區海域的氣候特性為何? 【答案】:【C】 【解析】: ( )2.
右圖為某地區地層剖面示意圖,若2號井為自流井時,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3.
成雲作用為水氣凝結成水滴的過程,請問:水氣凝結時的氣溫及熱量的變化為何? 【答案】:【A】 【解析】: ( )4.
根據水循環的概念,海洋中所容納的水將如何改變? 【答案】:【D】 【解析】: ( )5.
李白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海不復返」。根據水循環,這句詩裡提到那一重要概念? 【答案】:【A】 【解析】: ( )6.
地下水抽取過量時,可能會引發下列何種災害? 【答案】:【D】 【解析】: ( )7.
某地區在下列哪一種情況下,可能造成地下水面下降? 【答案】:【C】 【解析】: ( )8.
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水氣凝結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哪一個階段? 【答案】:【D】 【解析】: ( )9.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許多不同的地方,關於這些水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10.
有關地下水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A】 【解析】: ( )11.
倘若某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則當地地層可能會發生下列哪一種變化? 【答案】:【B】 【解析】: ( )12.
【答案】:【D】 【解析】: ( )13.
河川把陸上的淡水送進大海後: 【答案】:【D】 【解析】: ( )14.
【答案】:【D】 【解析】: ( )15.
雲林、嘉義沿海地區因超抽地下水,造成地質災害,下列哪一個方法可以有效彌補以回復原來的地貌? 【答案】:【D】 【解析】: ( )16.
水循環過程中,降雨之後的去向為何? 【答案】:【D】 【解析】: ( )17.
右圖為某地的地質構造及地下水儲存的示意圖,甲、乙、丙為井,L面為號地層的地下水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18.
地表上的水不停地在流動著,並與大氣、岩石中的水進行交換。有關「水循環」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C】 【解析】: ( )19.
在水循環過程中,下列哪一個階段所占的時間最長? 【答案】:【A】 【解析】: ( )20.
在水循環過程中,為人類所利用主要發生在下列哪一個階段? 【答案】:【C】 【解析】: ( )21.
海水中的鹽類,以下列何者含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 )22.
下列何者不是海水所含鹽類的來源? 【答案】:【D】 【解析】: ( )23.
人類經常飲用的泉水,其來源為下列何者? 【答案】:【B】 【解析】: ( )24.
地下水的補注主要依賴下列何者? 【答案】:【D】 【解析】: ( )25.
有關地下水的流動方向,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26.
在地面下,水受到何種作用會往下滲透? 【答案】:【C】 【解析】: ( )27.
下列何者較不適為地下水儲存的場所? 【答案】:【D】 【解析】: ( )28.
雨季中,水量充沛時,地下水面會如何變化? 【答案】:【B】 【解析】: ( )29.
旱季中,河水還能源源不絕,其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答案】:【A】 【解析】: ( )30.
下列哪一項因素會使地下水增多? 【答案】:【B】 【解析】: ( )31.
下列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32.
關於地下水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33.
【答案】:【D】 【解析】: ( )34.
受壓地下水層位於下列何者之間? 【答案】:【C】 【解析】: ( )35.
(甲)孔隙粗 (乙)孔隙小 (丙)滲水性好 (丁)不透水,以上何者為良好蓄水層的條件? 【答案】:【A】 【解析】: ( )36.
好的蓄水層須具備孔隙粗的條件,下列哪一種沉積岩最適合? 【答案】:【A】 【解析】: ( )37.
要形成一口自流并必須具備下列何項條件? 【答案】:【C】 【解析】: ( )38.
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39.
下列關於地下水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40.
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41.
臺灣沿海地區有些地下水變鹹,不堪飲用,其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答案】:【C】 【解析】: ( )42.
屏東縣林邊地區地層下陷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答案】:【D】 【解析】: ( )43.
下列何種地區最易因過度抽取地下水,而面臨地下水鹹化的困境? 【答案】:【C】 【解析】: ( )44.
【答案】:【B】 【解析】: ( )45.
以下哪些因素是長期抽地下水可能帶來的災害? 【答案】:【A】 【解析】: ( )46.
下列對「水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47.
下列何者不可視為地下水面? 【答案】:【C】 【解析】: ( )48.
下列有關地下水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49.
下列有關地下水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50.
甲井是一口自流井,則下列哪一敘述正確? 【答案】:【B】 【解析】: ( )51.
根據地球演化的歷程,地球上剛形成原始海洋的演變應是如下列何者所描述? 【答案】:【D】 【解析】: ( )52.
【答案】:【B】 【解析】: ( )53.
已知一河口定點的平均鹽度為1.5 %,而其上游處河道上淡水的鹽度為0.3 %,其外海海水鹽度為3.3 %,則此河口區域海水及淡水的混合比例,應接近下列何者? 【答案】:【B】 【解析】: ( )54.
【答案】:【D】 【解析】: ( )55.
【答案】:【A】 【解析】: ( )56.
上圖是地下水剖面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C】 【解析】: ( )57.
【答案】:【D】 【解析】: ( )58.
有關水循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59.
【答案】:【A】 【解析】: ( )60.
『水分子的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形態,當海面或湖面上的水蒸發成為水氣,而這些水氣又於高空中凝結或凝固,進而聚集成雲,接著再以雨滴或雪粒降落地面,並流回海洋完成了水循環的歷程。』由以上敘述,可知組成雲的水分子主要為下列何種形態? 【答案】:【D】 【解析】: ( )61.
【答案】:【B】 【解析】: ( )62.
當地下水抽取量大於補注量時,常會發生地層下陷的情形,下表為某地區年抽水量與年補注量的統計表。依據表中資料推測,因抽地下水所造成之地層下陷最可能發生於下列哪一個時期? 【答案】:【x】 【解析】: ( )63.
【答案】:【B】 【解析】: ( )64.
下列有關雨季對嘉南地區影響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C】 【解析】: ( )65.
【答案】:【A】 【解析】: ( )66.
下面哪一項是表示一般河流在出海口附近的流況剖面圖? 【答案】:【A】 【解析】: ( )67.
【答案】:【B】 【解析】: ( )68.
海水平均鹽度約為3.5 %,其代表意義為以下何者? 【答案】:【C】 【解析】: ( )69.
承上題,占海水中所含鹽類最大比例者,其化學式應為下列何者? 【答案】:【B】 【解析】: ( )70.
對於利用水源,下列哪一種方式錯誤? 【答案】:【D】 【解析】: ( )71.
有關地下水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題組】右表為地球上各類水體占全球總水量的百分比,試回答下列問題: ( )1.
【答案】:【B】 【解析】: ( )2.
承上題,可用的淡水占地球總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D】 【解析】: ( )3.
承上題,當冰河時期來臨時,何項水體數字會顯著增加? 【答案】:【B】 【解析】: ( )4.
承上題,此時海平面將如何變化? 【答案】:【C】 【解析】: 【題組】右圖為地層剖面圖及地層內含地下水的情形,試回答下列問題: ( )1.
【答案】:【D】 【解析】: ( )2.
圖中虛線B以下為地下水體,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D】 【解析】: ( )3.
若由P點鑿井,則井水水面應比地下水面為何? 【答案】:【C】 【解析】: ( )4.
若從C處開井,則見井水面深度約多少公尺? 【答案】:【C】 【解析】:
小瑜想了解學力村使用地下水的情形,她取得學力村中所有井的地層剖面示意圖,如右圖。 ( )1.
由上圖資料,學力村中哪一口井是自流井? 【答案】:【D】 【解析】: ( )2.
若學力村村民不斷超抽地下水時,下列哪一口井最容易且最先發生海水入侵,井水鹽化? 【答案】:【D】 【解析】: 【題組】炎熱的夏天,浩然和父母到帛琉群島渡假,在太陽剛要露臉的時候全家一起晨泳,浩然一不小心喝到了一口海水,發現這兒的海水味道和墾丁的海水一樣又鹹又苦,早上九點左右,和父母划著小船在小島附近垂釣,釣到了很多魚,準備回到島上享受豐盛的漁獲,下午當地流行騎水上摩托車和浮潛等海上活動,但他參加更具挑戰性的潛水團,親自體會帛琉群島非常美麗的海底世界,黃昏時光,浩然和父母三個人慵懶的躺在沙灘上,望著遠處下著雨的一片烏雲,不一會兒雲和雨飄到他們上空,接著便往後飄去,夕陽越來越沉,顏色越來越紅,加上三個人躺在沙灘上的翦影,真是一幅美麗的景象。 ( )1.
「發現這兒的海水味道和墾丁的海水一樣又鹹又苦」,海水的鹹味是因為海水中含有什麼成份? 【答案】:【B】 【解析】: ( )2.
「發現這兒的海水味道和墾丁的海水一樣又鹹又苦」,海水的苦味是因為海水中含有什麼成份? 【答案】:【A】 【解析】: ( )3.
地球70﹪的表面積受到海水所覆蓋,人類從海洋獲取的資源也相當豐富,下列何者不是海洋對於人類的效益? 【答案】:【C】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