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組成地球的物質 A、
地球的內部構造: (1)研究地球內部的方法: 甲、 地球平均密度為5.52g/cm3,但地表岩石的密度指有2.85 g/cm3,因此地球內部由密度【很大】的物質組成。 乙、 透過礦坑及挖井技術【直接】測量,則最深只能挖15km左右,對於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幫助有限。 丙、 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經過不同的物質時,傳播速度和方向的變化,間接測得地球內部的構造和組成。 (2)地球內部的分層: 甲、 地核: (a) 為【厚度】最大、【密度】最大的部分,由【金屬】組成,可能成分為【鐵、鎳】等重金屬物質。 (b) 地球形成之初,由於【放射性】物質衰變釋放出能量,並且【隕石】撞擊,使地球成為【熔融】狀態,因此密度大的鐵鎳金屬下沉,所以地核以鐵鎳為主。 (c) 地球內部的三個分層密度大小為【地核】>【地函】>【地殼】。 乙、 地函: (a) 地核外部大部分為【岩石】構成,密度較大的岩石緊貼於地核的外部,形成一層厚大的岩石層,主要岩石為【橄欖岩】。 (b) 為【體積】最大的部分。 (c) 在【上部地函】約100公里∼250公里深處,有部分熔融的物質,使該區域的岩石【流動性】增高,形成【軟流圈】。 (d) 軟流圈內熔融的物質聚集而成【岩漿】。 (e) 岩石圈是指【軟流圈】以上的固體地球部分,分裂成一些大小不等的【板塊】(包括歐亞板塊、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板塊等,共七大板塊),其中以【太平洋板塊】最大,且都是【大陸地殼】。 丙、 地殼(【矽鋁】氧化物): (a) 地函外覆蓋一層密度較小的薄岩層,成為固體地球的外殼。 (b) 地殼再分為【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 (c) 構成地殼的主要成分為【矽酸鹽】類礦物。含量最多的元素依序為【氧>矽>鋁>鐵】。
(3)岩石圈厚【100】公里,地殼厚【35】km,地函厚【2900】km,地球半徑為【6400】km,軟流圈從地表以下【100】km至【250】km處。 (4)地殼與地函的交界稱為【莫氏】不連續面,地函與地核的交界稱為【古氏】不連續面。 B、
岩石圈與地殼 (1)岩石圈包括【地殼】及一部分【上部地函】。 (2)大陸地殼較【厚】,平均約【35】km,組成密度較【小】,以【花岡岩】為主。 (3)海洋地殼較【薄】,平均約【7】km,組成密度較【大】,以【玄武岩】為主。 (4)【氧】為地殼最主要的成分,占地殼總質量將近一半;在地球的【水圈】、【氣圈】和【岩石圈】中,氧含量相當豐富。 (5)地殼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是【矽】,含量占地殼總質量四分之一,而矽和氧占地殼總質量約3/4,因此地殼物質中以含【矽酸鹽】類礦物最為常見。 (二)地球的來源:
(三)地球內部構造的探測:
【註】:1.不連續面為地震波的波速不連續,並非實際的破裂面。
科學家在地表發射地震波時,發現地震波傳至地球內部的某處,波速會有明顯的改變,於將此處波速改變的界面,稱為不連續面。 |
||||||||||||||||||||||||||||||||||||||||||||||||||||||||||||||||||||||||||||||||||||||||||||||||||||||||||||||||||||||||||||||||||||||||||||||||||||||
|
||||||||||||||||||||||||||||||||||||||||||||||||||||||||||||||||||||||||||||||||||||||||||||||||||||||||||||||||||||||||||||||||||||||||||||||||||||||
( )1.
海洋地殼主要由何種岩石組成? 【答案】:【C】 【解析】: ( )2.
下列哪一種方法和地震波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最相似? 【答案】:【D】 【解析】: ( )3.
下列有關地球分層之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4.
關於地球內部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5.
科學家藉下列選項的何種方式,將地球構造由內而外分成地核、地函、地殼等三層? 【答案】:【B】 【解析】: ( )6.
關於軟流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7.
根據板塊運動學說,固體地球的表面有許多「板塊」,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許多地質現象。一般相信板塊厚約一百至二百公里左右,這是如何測得的? 【答案】:【D】 【解析】: ( )8.
有關地殼、地函、地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9.
地震雖然造成災害,但也可藉以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右圖即是目前我們已知的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則地球上的震源最主要位在圖中哪些部分? 【答案】:【D】 【解析】: ( )10.
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由最初熔融狀態演化成目前具多層圈的構造。下列有關各層圈形成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11.
有關地殼的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12.
有關地殼、地函、地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13.
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14.
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由最初熔融狀態演化成目前具多層圈的構造。下列有關各層圈形成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15.
在地函上部,一部分的岩石熔融,被定義為何? 【答案】:【C】 【解析】: ( )16.
目前最深的鑽井深度為何? 【答案】:【A】 【解析】: ( )17.
右圖為固體地球構造分層示意圖,主要分成甲、乙、丙三層,請問此圖的分層是按照下列何種性質來區分的? 【答案】:【A】 【解析】: ( )18.
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19.
右圖為地球內部分層構造示意圖,下列關於各分層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20.
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A】 【解析】: ( )21.
右圖是固體地球表面附近的垂直分層結構圖,試問板塊的範圍涵蓋了圖中哪些部分? 【答案】:【C】 【解析】: ( )22.
大陸地殼主要由何種岩石組成? 【答案】:【D】 【解析】: ( )23.
有關固體地球的分層,由內向外依序為何? 【答案】:【A】 【解析】: ( )24.
右圖為固體地球構造分層示意圖。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25.
下列為地球的層狀結構及其主要組成的配對,正確的選項為何? 【答案】:【A】 【解析】: ( )26.
下列何種波最適合用於地球內部較深處的探測? 【答案】:【B】 【解析】: ( )27.
右圖為地表附近的垂直分層結構圖,試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28.
有關地球內部構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D】 【解析】: ( )29.
利用右圖的地球內部分層,有關各層範圍何者為非? 【答案】:【A】 【解析】: ( )30.
承上題,關於各層組成的描述,何者為非? 【答案】:【D】 【解析】: ( )31.
地球的層圈構造,由地表往地心依序排列是地殼、地函和地核,則依其組成物質的平均密度由小而大依序排列應為何? 【答案】:【C】 【解析】: ( )32.
地球內部的分層構造中,何者主要是由鐵金屬所構成? 【答案】:【C】 【解析】: ( )33.
右圖為固體地球的分層示意圖,關於甲、乙、丙三主要分層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答案】:【B】 【解析】: ( )34.
承上題,有關此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35.
承上題,請問此分層是按照下列何種性質來區分的? 【答案】:【A】 【解析】: ( )36.
下面的小朋友對於地球(地核、地函、地殼)主要組成物質的敘述,何者有誤? 【答案】:【C】 【解析】: ( )37.
根據板塊運動學說,固體地球的表面有許多「板塊」,板塊之間相互作用產生許多地質現象。右圖是固體地球表面附近垂直分層結構圖,請問板塊範圍涵蓋圖中哪些部分? 【答案】:【A】 【解析】: ( )38.
承上題,岩石圈所指的為右圖中的哪些範圍? 【答案】:【B】 【解析】: ( )39.
目前科學家探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如圖,試問圖中行進路徑是以下列何種方式所獲得的結果? 【答案】:【B】 【解析】: ( )40.
距地表深度約2900公里處,是地球構造中哪兩層的分界? 【答案】:【B】 【解析】: ( )41.
下列哪一個區域為岩石圈的範圍? 【答案】:【D】 【解析】: ( )42.
有關軟流圈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答案】:【B】 【解析】: ( )43.
地球內部何處的物質密度最大? 【答案】:【C】 【解析】: ( )44.
承上題,已知球體的體積公式:V=4/3R3(R為球體半徑),地殼平均厚度約數十公里,地函平均厚度約3000公里,地核平均厚度約3000公里。請問有關地球內部的構造,其體積的大小順序為何? 【答案】:【B】 【解析】: ( )45.
下列有關地球分層之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C】 【解析】: ( )46.
關於地球內部分層構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 ( )47.
所謂的軟流圈是位於何處? 【答案】:【B】 【解析】: ( )48.
假設要在陸地上鑽一口井直到有岩漿之處,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C】 【解析】: |
||||||||||||||||||||||||||||||||||||||||||||||||||||||||||||||||||||||||||||||||||||||||||||||||||||||||||||||||||||||||||||||||||||||||||||||||||||||
【題組】右圖是地球分層構造示意圖,主要分成甲、乙、丙三層。圖中A區是地表至 100公里深的區域,B區是地表下深約100公里∼300公里的區域。試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
)1. 甲、乙、丙三層是按照下列何種性質來分層的? 【答案】:【B】 【解析】: (
)2. 圖中哪一區域所指為軟流圈? 【答案】:【B】 【解析】: (
)3. 圖中乙區域主要由何種岩石構成? 【答案】:【D】 【解析】: 【題組】如圖為地球內部分層示意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
)1. 請問甲乙丙三層密度大小的排列應為何? 【答案】:【D】 【解析】: (
)2. 岩石圈是指哪一部分? 【答案】:【A】 【解析】: (
)3. 溫度很高,且具有流動性的是哪一部分? 【答案】:【D】 【解析】: |